幫 助兒 童 發 展 獨 立 的 人 格

2011051316:44
幫 助兒 童 發 展 獨 立 的 人 格
陳秀芬 演講   李景新 整理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若簡單的表達就是「尊重」兩個字。尊重上帝的創造,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的職責是教養孩子成長,完成人格的獨立,並能在社會上成為中堅份子,善盡為人的本分。
在談到幫助兒童發展獨立的人格之前,有幾個觀念必須要先澄清。首先,孩子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們不屬於任何人,他們被上帝所造,是屬於神的。可是我們在社會新聞上看到一些消息,例如「媽媽帶著孩子跳樓自殺」、或「父親虐待孩子致死」,這樣的新聞總是令我非常傷心,因為孩子是無辜的,他們的生命就這樣被父母剝奪了,而他們的父母竟然認為他們有權利如此做。其實這個觀念是千錯萬錯,孩子絕對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他有他獨立的人格。生他的並不擁有他,也無權謀害小小的生命。
第二個觀念是,每個人都很特別(Everyone is special.)。1993年我剛到美國的時候,接觸到基督教文化,也看了一些美國的兒童節目,我很驚訝的發現:他們都不斷的強調:「You are special.」他們告訴孩子:「你很特別。每個人都很特別。」尤其是巴尼和朋友(Barney and Friends)兒童節目裏,有一集專門講到You are special,而且還有一首歌,歌詞的內容是「You are special. You are the only one. You are the only one like you. There isn’t another in the whole wide world who can do the things you do. Oh, you are special. Everyone is special. Everyone is in his or her own way.」當我帶著孩子唱這首歌的時候,我自己也深深的受到感動。真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跟你一樣,做同樣的事、喜歡同樣的東西、吃同樣的食物、說同樣的話,你就是那獨一無二的。
我認為現在我們的社會漸漸強調這一點了。在過去的社會中,比較注重團體性,個人最好不要有聲音,要遵從團體的規範,要合群、犧牲自我、壓抑、尊重權威等,這些價值觀已在慢慢的開放中。我們接受孩子有自己的聲音、自己的看法,而且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你是特別的,真的很特別,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跟你一樣。」
第三個觀念,談到「獨立」的重要性。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不斷走向獨立的過程。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與母體分開了;在嬰幼兒時期,他學習走路、跑跳、自由的移動,獲得身體上的獨立;在兒童時期,他有自我的意識,喜歡小團體的生活,知道他與父母親是不一樣的,他獲得心智上的獨立;到了青少年時期,他想要自己判斷對錯,不喜歡聽從權威,他有道德上的獨立;到了成年期這個階段,他想要有經濟上的獨立,對未來的人生有自己的規劃,走自己的路。所以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獨立的過程。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個獨立的過程也就是一個慢慢與父母分開的過程,我們幫助孩子成長獨立,也就是幫助他與我們分開。不知大家是否想過這個問題?孩子遲早都會與我們分開的。有一句英文The parent-child attachment is the preparation for separation. 意思是說「親子關係是為了將來的分離做準備。」想一想,孩子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生命,他要獨立去過自己的生活。聖經上也提到:「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也就是孩子長大成熟後,他會開始建立自己的家庭,做父母的,要有面對這種狀況的心理準備。
2001年夏天,我在靈修會遇到一對五十餘歲的夫婦,他們看到我和兩個年幼的孩子玩得好開心,就以羨慕的眼神對我說:「有孩子在身邊的時候真好!」他們談到自己的兩個孩子都大了,一個上大學;一個已進入社會工作,都不在身邊。當他們想念孩子時,就會打電話過去,可是孩子不一定想跟父母講話,有時候什麼也不說。他們滿懷的思念,似乎得不到孩子的回應,他們覺得這個時候真是苦啊!
我們早晚也會走到這一天哦!現在我們的孩子還小,我們總覺得被孩子纏住,不知哪一天才會脫離苦海?可是人生的階段實在很長,你若把它往後拉開來看,當我們老的時候,將會發現年輕媽媽這個時期是一個很棒的時期,因為孩子都還在身邊,他們的眼中只有父母親,他們最愛的也是父母親。
所以第四個觀念,就是要請大家先做好心理建設,等到孩子長大時,才能勇敢的面對孩子離開我們的那一天,並學習放手。我這裡有一首英國詩人路易斯(Cecil Day Lewis)所寫的名詩,叫做「從我身邊走開」(Walking Away)。他寫到當他送孩子第一天上學,看到孩子猶豫、遲疑的走向校門,心裡突然覺得很痛。那種感覺就好像衛星本是繞著行星運轉的好好的,卻突然間越繞越遠,漸漸地分開。不知大家是不是也有第一次送孩子上學,心裡很痛的感覺?詩人說:
我曾有過更慘的離別,
但沒有一次椎心刺骨甚於此,
或許只有上帝才知道其中的道理—
只有離開,自我才能開始,
而放手讓他走,才見愛之深。
重點就在這最後一句話:「And love is proved in the letting go.」放手讓孩子走才是真愛,才見愛之深;放手讓他走,他的自我才能開始。所以我們要謹記,分離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現在就要先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努力協助孩子發展獨立的人格,以適應未來的人生挑戰。
 
幼 兒 期 是 人 格 發 展 的 關 鍵 期 
講到人格部分,孩子的人格發展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影響又有多大呢?赫洛克(Elizabeth B. Hurlock)在發展心理學(桂冠圖書公司出版,第170頁)一書中,提到幼兒期的人格發展:「在個體人格的發展中,有三種固有的因素,即遺傳、在家中早期的經驗、以及以後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這些均會影響個體在早期生活中所建立的人格組型的類型。由於每個人身體或心理的天賦都不同,且環境的經驗也各異,所以,每人的人格模式所發展的路徑也不一樣。『幼兒期』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期,因為人格的基礎是在這個時候建立,且以後成人人格的結構即以此基礎為根基。雖然成人們對於他們早年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可能只記得一點點,然而,這些經驗對他們人格類型的發展,占很重要的地位,且會一直的影響他。」
赫洛克提醒我們,很多針對幼兒期到兒童晚期或青年期的追蹤研究,發現第一年的行為特質具有「前兆的特性」。這些研究,不但告訴我們,出生後第一年所建立的主要的人格組型具有持續性,而且,還提出早在人生第一年即可能預測幼兒將來的人格。赫洛克說:「例如在『雪爾來的幼兒』(Shirley’s baby)生命的第一年,即發現人格的特質有很大的持續性,追蹤十五年半以後,更證明了人格相似性是持續的,且有些個體由於他們獨特的人格組型能夠立刻被指認出來。」從這些相關研究,很明顯的證明幼兒期的確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期。所以,就這一點我要恭喜大家,你們現在就這麼用心的帶孩子,絕對是正確的,因為孩子正處於人格發展的關鍵期。
 
 幼 兒 期 人 格 的 偏 差 
接下來談到「人格的偏差」。我們說幼兒期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期,那麼到底幼兒的人格如何?他會有什麼樣的偏差?偏差又是如何定義?
我們先看看蒙特梭利與兒童教育(及幼文化出版162-171頁)一書中,談到蒙特梭利所提過的兩種能量。她說在成長孩子的身上有兩種能量互相平衡作用:一種是身體的實質能量,尤其是表現在自主活動中的肌肉能量;另一種則是智識與意願的心智能量,屬於一種非物質的精神能量。這身體的能量和精神的能量要互相平衡協調才能發展出一個正常的孩子,否則就會造成偏差的孩子。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的行為偏差呢?每個出生的嬰孩都一樣,為什麼到了兩、三歲,有人就開始會有說謊、愛惹麻煩、不守秩序這些混亂的現象呢?我們歸納了三個原因:第一是小孩的意願經常的被制止,於是他就會經由其他管道來表現,如說謊。也就是說大人的意願取代了小孩的意願;第二是小孩經常的被催促,這種狀況最常發生在出門時,大人常說:「快點啦!來不及了!」由於孩子的節奏本來就比較慢,他常常沒有辦法適應我們大人的節奏,他在我們的催促下,身體是跟著我們的,然而心卻還在原來的地方,也就是說孩子的身與心屬於分開的狀態,這兩種能量沒有辦法平衡作用;第三就是放任孩子,沒有管他,也沒有引導,孩子不知道該做什麼,或覺得沒有事情可做。被放任的孩子不知道要往哪裡去,是很可憐的,他的精神能量不知要往哪裡發揮,四處的遊走,沒有方向。
對於「身體上的偏差」,例如有的孩子兔唇、瘸腿、駝背等,這種身體上的偏差很容易從外表看出來;但是「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偏差就很難看出來,直到他有一些不正常反應,從行為或說話中,你才能推估他的偏差狀況。因此,蒙特梭利強調要仔細觀察孩子,做一個很好的觀察者,我們注意看孩子需要什麼?他有哪方面的偏差?我們要及早的幫助他。
強硬個性的孩子,可能產生的偏差包括:協調性差、情緒不穩、過度的幻想、吵鬧、干擾別人、佔有慾強、自私、不服從、無法專注、具攻擊性、自律性弱、對他人不友善。
軟弱個性的孩子,可能產生的偏差包括:遊手好閒、無聊、懶散、表現害怕、總是期待他人幫助、經常偷竊、因害怕而服從、無法專注、黏人、被動、自律性弱、哭鬧、做噩夢、害怕黑暗。
 
幫 助 兒 童 正 常 化 
任何形式的偏差,都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得到適當的滋潤及教養所產生的。事實上,我們在蒙特梭利的幼稚園裏,看到許多新生入園時的狀況便是如此。不管是強硬型的或軟弱型的孩子,都需要幫助,矯正其偏差行為。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幫助已經偏差的孩子呢?蒙特梭利說,有一種(而且只有一種)治療方式,可以治療各種偏差行為,那就是「工作」。孩子的工作就是在建立自己的人格,工作幫助孩子建立身、心的接合點,孩子的個性逐漸整合,秩序取代混亂,曾被打斷的自我建設工作重新出發,隨著自然本性前進。
我最近在幼稚園觀察到一個三歲的小男生,剛入園不久,個性屬於強硬型。常常看到他情緒很不穩定,為一點小事情哭鬧,經常吵鬧、干擾別人、在別人身上亂摸、經常講髒話、無法專注、自律性很差、對人不友善。很多項偏差的行為他都有,這個孩子很特別,也很令老師頭痛。顯然的,這個孩子在過去的生活當中產生了很多的偏差,怎樣把他導正過來呢?要如何帶領他工作呢?
我看到老師很有耐心的教他插花、教他洗洗切切、擦洗桌椅、剪紙等工作。就從這些工作中,他產生專心了,因為他找到一些他有興趣的事情做,也比較少看見他打人了。當孩子打人時,大人一直在旁喊著:「不要打人!」其實這只是一種消極性的制止行為,最好還是用積極性的方法,將孩子的精神能量導引到正常的發展方向,就是讓他工作。他在工作裏就能慢慢的專心起來了,而且在工作中,孩子會有成就感,他的攻擊行為就會不見了。這就是蒙特梭利的看法,讓孩子工作就是在建立他的人格,他自然而然的就會正常化。不單單是這個小朋友,世界上各個地方的蒙特梭利環境裏,你都可以看到這種現象。蒙特梭利說,她並不是先有一個理論和想法然後去印證,而是她為孩子準備了一個環境,孩子的表現讓她發現了「工作可以讓孩子正常化」。蒙特梭利觀察孩子而歸納出理念,是孩子們讓她看見,透過工作可以正常化。
正常化的孩子有這些現象:喜歡規律、喜歡工作、面對現實、不會過度幻想、喜歡安靜、獨自工作、不會佔有、順從、專心、獨立、進取、自律、快樂。聽起來,好像是個完美的孩子,但也正是每個媽媽的理想目標,希望把孩子帶向正常化,有美好的品行。當你看到一個認真專注的兒童,就會非常的感動,因為他正朝著正常化發展,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我們特別來看一下,正常化兒童的最後一項特質「快樂」。一群正常化兒童的最顯著特性是快樂,好像香水瀰漫整個群體,很難形容卻很容易感受得到。兒童臉上所表現出來的愉悅,已經超出了玩耍所帶來的興奮與樂趣了,套用蒙特梭利的話:「這樣的改變不只是外在從失序狀態回到規律,更深及於他們的內在,整個人所呈現的是心靈的寧靜與滿足。」一位法國作家蓋伯馬索(Gabriel Marcel)在演說中提到,他首次參觀一所小型蒙特梭利學校時那種驚訝的感覺:「最令我震驚、造成我情緒起伏不定的是,當我親眼看見學校裏的兒童,不但出奇安靜地在工作著,而且似乎每個人都擁有一種神秘的快樂心情。我再重複一次,神秘的快樂心情,就像旋律一樣穿透你的心靈。」
         香味和旋律不是我們眼睛看得到的,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得到。孩子在專心投入工作後,竟然可以這麼快樂,真令人不可思議。當精神能量與身體能量互相平衡作用,並且沒有被外力分離的話,孩子就能結出許多美好的果子(即正常化孩子的特質)。那麼這個統合的過程是什麼呢?就是從自由選擇工作開始,我們找一些適合孩子的工作,讓他自由選擇,反覆進行操作,慢慢地注意力集中,努力克服困難,最後完成工作時,內心充滿自信與成就感。如同一個人有了宗教信仰一樣,他改變了,好像一個新造的人。這些「新兒童」仍然每天展現在蒙特梭利的環境裡,見證蒙特梭利哲學的果效。